一、气象色谱仪检定前准备
标准物质选择
选用国家有证标准物质(如苯-甲苯溶液、甲烷气体),其不确定度需满足 U ≤ 3% (k=2) 的要求,并在有效期内保存。
根据检测器类型(浓度型如TCD/ECD或质量型如FID/NPD)匹配对应标准物质。
色谱柱与仪器状态
新色谱柱或长期停用的色谱柱需进行老化处理,消除残留杂质68。
检查气路密封性,确保无泄漏(载气推荐不锈钢/铜管),并验证载气流速稳定性(10分钟内波动 ≤ 1%)。
⚙️ 二、气象色谱仪操作过程控制
参数优化
温度控制:柱箱温度稳定性需 ≤ 0.5%(10分钟),程序升温重复性 ≤ 2%69。
进样技术:手动进样需快速准确,避免针尖残留;自动进样器需确认针位安装正确,进样重复性要求6次峰面积RSD < 2%。
模式选择
优先采用 不分流模式 以提高灵敏度与准确性,尤其对痕量组分分析。
对复杂样品启用程序升温,优化分离度(首次检定需验证升温重复性)。
🌡️ 三、气象色谱仪环境与安全要求
实验室条件
温度:5–35℃(推荐恒温20–30℃±2℃),湿度:20–85%且≤70%防冷凝。
独立接地(电阻 < 4Ω),远离大功率电器避免电磁干扰。
气体与耗材
载气(如高纯氦气)纯度 ≥ 99.999%,燃气需经分子筛净化。
定期更换进样垫、衬管及气体净化管,防止污染导致基线漂移。
🔁 四、气象色谱仪校准周期与验证
三级校准机制
日常校验:开机后测试基线稳定性(30分钟漂移 < 1%满量程)。
季度维护:检查色谱柱活性、气密性及进样系统状态。
半年校准:依据JJG 700-2016执行全面检定,重点验证检测器线性范围(如ECD需覆盖10³–10⁵)。
性能验证
保留时间重复性RSD < 0.5%,峰面积精密度RSD < 1.5%。
检测器关键指标(如FID检测限 ≤ 0.5ng/s)需符合规程限值。
️ 五、气象色谱仪特殊检测器注意事项
ECD:基线噪声 ≤ 0.2mV,优先在无氧环境下操作防止污染。
FID:点火前确认检测器温度 ≥ 150℃,避免冷凝水影响火焰稳定性。
通过上述措施,可系统性降低操作误差与环境干扰,确保检定结果符合JJG 700-2016的计量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