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开机前准备
环境检查
仪器置于无尘、平稳环境,避免震动及强电磁干扰
确认温湿度符合要求(如温度15-30℃,湿度≤70%)
气源配置
检查载气(氮气/氦气)、燃料气(氢气)、助燃气(空气)压力(≥0.3 MPa)及纯度(≥99.9%)
连接气路后,肥皂水检测接头是否漏气 。
系统自检
通电后观察控制面板指示灯,确认各模块无故障报警
检查采样管路及浓缩模块吸附剂状态 。
****
二、开机与预热流程
启动电源
开启主机电源开关,启动控制系统(如触摸屏或工作站);
部分仪器需先通载气10-15分钟再通电,避免高温损伤色谱柱 。
温度设置与预热
设置关键温控参数:
模块 温度范围 预热时长
色谱柱箱 低于固定相上限温度 ≥30分钟
进样口/汽化室 ≥100℃(推荐150℃) ≥20分钟
检测器(FID/ECD) 150-350℃ ≥60分钟
浓缩模块 解析温度≥200℃ ≥45分钟 12
预热期间保持载气流速稳定(如20-30 ml/min)。
浓缩模块活化
启用痕量检测时:(如乙炔分析)
开启吸附剂加热装置,逐步升温至设定解析温度;
通入高纯氮气吹扫10分钟,去除残留组分 。
****
三、稳定性验证
基线校准
预热结束后注入零气(无烃空气),观察基线漂移(应≤1×10A/30min);
若漂移超标,延长预热时间或检查气源纯度 。
点火操作(FID检测器)
待检测器温度稳定后,开启氢气阀(流量调至30-40 ml/min),触发电子点火装置;
确认火焰指示灯亮起,基线骤升后回落至稳定状态 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⚠️ 安全警示
氢气使用区域需通风防爆,点火时远离检测器出口 ;
预热未完成时禁止进样,避免污染色谱柱 。
🔧 精度保障
浓缩模块解析时间需与仪器参数严格匹配,误差≤5秒 ;
每周执行热敏电阻校准,确保温控精度 。
特殊场景:长期停机后重启,预热时间需延长至2小时以上,并执行3次空白样检测(RSD≤5%)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