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相色谱的联用技术分类
1.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
原理:结合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功能,通过电子轰击电离(EI)将组分转化为离子,依据质荷比(m/z)进行鉴定
优势:高灵敏度(1pg级)、宽动态范围(10⁶)、可同时分析复杂混合物
应用:环境污染物筛查、药物杂质分析、法医微量有机物检测
2. 气相色谱-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(GC-FTIR)
原理:利用红外光谱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结构解析,通过特征吸收峰定性。
特点:适合官能团分析,但灵敏度低于GC-MS。
3. 气相色谱-原子光谱联用(GC-ICP/MS、GC-AAS等)
子类:
GC-ICP/MS:用于金属有机化合物检测(如汞、砷)。
GC-AAS(原子吸收光谱):测定特定金属元素。
4. 气相色谱-气相色谱联用(GC-GC)
全二维气相色谱(GC×GC):通过两根不同极性的色谱柱串联,显著提升分离能力,适用于石油、香料等复杂体系。
5. 其他联用技术
GC-火焰光度检测器(GC-FPD):专用于硫、磷化合物检测。
GC-热重联用(GC-TGA):研究热稳定性与组分关系。
技术选择建议
定性需求高:优先GC-MS
金属元素分析:选择GC-ICP/MS。
超复杂样品:采用GC×GC多维分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