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色谱质谱联用仪(GC-MS)与气相色谱仪(GC)的核心区别体现在功能、技术原理及应用场景上,具体对比如下:
1. 功能差异
气相色谱仪(GC):专注于混合物的分离,通过色谱柱将不同组分按保留时间分离,依赖检测器(如FID、ECD)进行定量分析,适合已知成分的浓度测定
GC-MS:在GC分离基础上增加质谱检测器,可同时实现分离与结构鉴定,通过质荷比(m/z)分析确定分子量及结构,适用于未知物定性
2. 技术原理
GC:依赖化合物沸点、极性等物理性质在色谱柱中的分离效率,检测器响应信号与化学性质相关(如FID对烃类敏感)
GC-MS:分离后的组分经离子源(如EI)电离,通过质量分析器(如四极杆、TOF)检测碎片离子,提供多维数据(保留时间+质谱图),抗干扰能力更强
3. 应用场景
GC:适用于环境监测(VOCs检测)、石油化工产品分析等快速定量场景
GC-MS:多用于药物研发、污染物结构鉴定(如二噁英)、农残筛查等需高灵敏度与结构信息的领域
4. 性能对比
灵敏度:GC-MS的SIM模式检出限可能低于GC常规检测器,但复杂基质(如油烟)可能影响质谱稳定性
定量差异:GC-MS需同位素内标校正信号漂移,而GC可通过普通内标法简化流程
简言之,GC回答“有多少”,GC-MS回答“是什么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