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相色谱与其他分析方法的比较
1. 与液相色谱(HPLC)的对比
分离原理:气相色谱(GC)以气体为流动相,依赖样品挥发性;液相色谱(HPLC)以液体为流动相,适用于极性或热不稳定物质
操作条件:GC需高温气化样品,HPLC通常在常温或略高温度下运行
检测器差异:GC常用FID(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),HPLC多用UV(紫外)或荧光检测器
应用范围:GC适合小分子、挥发性有机物(如甲烷、烃类),HPLC适合大分子、高沸点或极性物质(如蛋白质、药物)
2. 与质谱联用(GC-MS)的对比
定性能力:GC-MS通过质谱库实现高精度定性,弥补GC单独使用时定性较弱的缺点
灵敏度:GC-MS可检测10^-12^g级物质,远超普通GC的10^-9^g级
复杂度:GC-MS适合复杂混合物(如环境污染物、药物代谢物),而GC更适用于常规快速筛查
3. 与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的对比
原理差异:光干涉法通过折射率变化测量甲烷浓度,GC则基于组分在气-液两相的分配差异分离
精度与范围:GC可同时分析多组分(如总烃、非甲烷总烃),光干涉法仅限单一气体(如CH4)且误差较大(±3%)
适用场景:光干涉法适合煤矿等防爆现场快速检测,GC更适合实验室精确分析
4. 与其他化学分析法的对比
分离效能:GC可分离沸点接近的复杂混合物(如石油馏分),传统化学法(如滴定)无法实现
速度与样品量:GC单次分析仅需几分钟,样品量仅微升级,而化学法通常耗时更长且需更多样品
局限性:GC不适用于热不稳定或难挥发物质,需联用技术(如GC-MS)弥补。
总结
气相色谱在分离效率、速度和灵敏度上优势显著,但需根据样品特性选择联用技术或替代方法(如HPLC、光干涉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