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反相色谱柱(如C18、C8)活化步骤
反相色谱柱是最常用的类型之一,适用于非极性至中等极性化合物的分析,如脂肪酸、药物成分等。
步骤 操作说明 注意事项
1. 初始冲洗 使用5–10倍柱体积的纯甲醇或乙腈冲洗色谱柱,以润湿固定相并去除储存溶剂和残留污染物 。 流速建议为0.5–1.0 mL/min(针对4.6 mm内径柱),避免过高压力 。
2. 过渡平衡 逐步过渡到初始流动相(如水:甲醇 = 95:5),继续冲洗10–20个柱体积,直至基线稳定 。 避免直接从高有机相切换至高水相,防止固定相“塌陷”。
3. 活化增强(可选) 若柱效下降,可用50%甲醇–50%异丙醇混合液冲洗20个柱体积,或按厂商建议使用低pH缓冲液(如0.1 M磷酸盐,pH 2.5)清洗 。 异丙醇有助于清除疏水性污染物。
4. 再次平衡 恢复至分析用流动相,平衡至压力和基线稳定(通常需15–30分钟)。 基线稳定是进样前的关键判断标准。
提示:新柱或长期未使用的柱子必须充分活化,否则可能导致峰形拖尾、保留时间漂移等问题 。
二、正相色谱柱(如硅胶柱、氨基柱)活化步骤
适用于极性化合物分析,如糖类、有机酸等,需避免水接触。
步骤 操作说明 注意事项
1. 溶剂冲洗 使用正己烷或异丙醇冲洗10个柱体积,确保固定相充分润湿 。 所用溶剂必须无水,系统需干燥。
2. 平衡 过渡至分析流动相(如正己烷:异丙醇 = 90:10),平衡至系统稳定。 避免引入水分,以防固定相失活。
三、通用注意事项
流速控制:活化时流速可略高于分析流速,但不得超过色谱柱最大耐压 。
温度控制:保持柱温恒定,避免温度波动影响活化效果 。
避免振动: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震动,以防柱床破损 。
保存方式:长期不用时,应冲洗干净后注入推荐储存溶剂(如甲醇或乙腈)并密封保存 。
通过规范的活化流程,不仅能提升分析数据的重复性和准确性,还能显著延长色谱柱寿命,降低实验成本 。建议每次更换流动相或长时间停机后重新使用前都进行适当活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