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色谱柱老化的主要判断标准
1. 基线异常表现
基线漂移:基线长时间向一个方向缓慢漂移(如每小时漂移超过0.1mV),表明色谱柱残留的高沸点杂质或固定相轻微流失
1
噪声增大:基线出现不规则波动,噪声明显高于日常水平,可能是固定相不均匀或柱头污染导致
突然波动:进样后基线无规律跳动,或在非进样时段出现异常信号,表明柱子内部残留的挥发性杂质在高温下突然脱附
2. 峰形与分离效果异常
鬼峰出现:空白样品或溶剂进样时出现非系统峰(保留时间重复的杂质峰),且多次进样不消失,表明柱子吸附的残留污染物逐步释放
1
峰拖尾/分叉:原本对称的峰型变宽、拖尾(拖尾因子>1.5),或单一物质出现分叉峰,表明固定相涂层不均匀或柱头被污染
分离度下降: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(R)低于1.5,原本能基线分离的组分重叠或难以区分,表明固定相活性位点被污染
3. 保留时间异常
保留时间漂移:同一目标物的保留时间较之前明显缩短或延长(变化超过5%),且重复性差,表明固定相未完全稳定或已流失
程序升温波动:在程序升温过程中,保留时间随柱温升高出现无规律变化,表明柱内残留杂质在不同温度下脱附干扰固定相
二、不同类型色谱柱的特殊老化特征
柱类型 老化温度范围 特殊老化特征 判断标准
PLOT Al₂O₃ 40-200℃ 需程序升温,避免温度骤变 基线漂移明显,分离度下降
Molsieve 5A 35-280℃ 必须恒温操作,严格控制水分 永久气体分离度降低
Wax柱 40-260℃ 对氧气敏感,最高使用温度较低 峰拖尾严重,基线噪声大
DB-Sulfur SCD -50-220℃ 需低温聚焦技术,氢气作载气 硫化物检出限升高
三、日常监测频率建议
新柱首次使用前:必须按说明书进行老化,去除制造残留并稳定固定相
常规使用中:每50-100次分析后或基线波动>5%时执行老化
长期未使用:使用前需老化恢复性能,特别是分子筛柱需在280℃保持600min去除水分
性能监测:每月检查理论塔板数,下降超过15%需考虑更换
00:05 填充柱与毛细柱铭牌
00:25 设定老化温度
00:37 运行时间和温度设置
00:46 老化过程注意事项
00:55 老化结束后处理
00:05 填充柱和毛细柱铭牌含义
00:30 毛细柱接入柱箱
00:38 设定老化温度
00:46 老化过程注意事项
00:56 老化结束操作
四、老化后的处理措施
切割柱头:对于气相色谱柱,可适当切割进样口端,以10cm为起点,最多可切割50cm
反向冲洗:对于液相色谱柱,可反向接柱子,设置梯度洗脱程序再生柱子
使用保护柱:在色谱柱前端加装在线过滤器,并定期更换滤芯
更换固定相:对于严重老化的色谱柱,可能需要更换固定相,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
五、预防老化的最佳实践
正确安装:确保色谱柱连接紧密无泄漏,避免氧气进入
温度控制:不要超过色谱柱的最高使用温度
载气纯度:使用高纯度载气(≥99.999%),含氧量<0.1ppm
7
定期维护:定期更换隔垫,检查衬管是否被污染
正确存储:不使用时将色谱柱两端密封,避免污染
通过系统了解色谱柱老化的判断标准和处理方法,可以显著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建议建立定期老化制度,并密切监测色谱柱性能指标,确保分析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