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传统技术升级
气相色谱法(GC)优化
微型化色谱柱:MEMS技术将色谱柱体积缩小至传统1/10,分析时间缩短至3分钟,同时支持C₁-C₆+烃类分离
双检测器联用:TCD(热导检测器)与FID(火焰离子化检测器)协同工作,提升甲烷(检测限0.1ppm)与重烃组分的定量精度
二、新兴技术突破
激光光谱技术
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光谱(TDLS):通过1650nm激光远程检测甲烷浓度,响应时间<1秒,适用于管道泄漏应急监测
光纤拉曼光谱:非接触式分析,可同时检测H₂S、CO₂等杂质,检测下限达0.01%
质谱联用技术
Gc-MS(气相色谱-质谱):通过质谱库匹配未知组分,适用于页岩气等非常规气源的复杂基质分析
三、智能化与标准化
AI辅助分析
机器学习算法自动优化色谱分离条件,并识别异常峰(如掺假二甲醚)
国际标准演进
ISO 10723与GB/T 17820-2018推动检测方法统一,要求总硫限值≤20mg/m³
四、应用场景对比
技术 优势 局限性
GC-TCD 通用性强,成本低 无法检测非烃类气体
TDLS 实时监测,远程适用 需定期校准抗干扰
GC-MS 高灵敏度,定性能力突出 设备昂贵,维护复杂
五、未来趋势
多技术融合:如LNG冷箱环境下的激光光谱+微型色谱模块,实现全组分快速分析
全球化标准:中俄天然气贸易推动检测方法互认,中国主导制定更多国际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