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根据样品特性选择色谱类型
样品相对分子量<2000:
不溶于水的样品:
同系物:选择液液分配色谱仪。
异构体:选择液固吸附色谱仪。
可溶于水的样品:
离子型化合物:选择离子交换色谱仪或离子对色谱仪。
大分子化合物:选择凝胶色谱仪。
生物分子(如蛋白质、核酸等):选择生物亲和色谱仪。
2. 根据应用领域选择仪器类型
基础型高效液相色谱仪:
适合常规分析和教学使用。
特点:尺寸适中,操作简便,配备标准泵和检测器。
参数示例:压力范围0-40MPa,检测波长190-700nm。
研究型高效液相色谱仪:
适用于科研机构和高级实验室。
特点:高精度泵系统,多功能检测器,强大的数据处理软件。
专用型高效液相色谱仪:
针对特定应用领域(如生物制药、环境监测)设计。
特点:定制化配置,高灵敏度检测器,符合行业标准。
多功能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仪:
集成多种检测器(UV/Vis、RI、MS等)。
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多模式分析。
3. 根据性能需求选择关键参数
压力范围:通常为0-40MPa或更高,高压范围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离。
检测波长:一般为190-700nm,宽波长范围可满足多种样品的检测需求。
灵敏度:选择低噪音仪器以提高检测灵敏度,尤其是在检测低含量样品时。
流量精度:高精度泵系统确保流量和压力的稳定性,适合科研需求。
4. 根据使用便捷性选择功能
操作方便性:选择自动化程度高的仪器,降低人工操作误差,提高分析效率。
定制化能力: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可定制化的产品,包括软件功能、配件和系统升级。
噪音控制:运行噪音小的仪器更适合高灵敏度检测。
5. 根据品牌与售后服务选择
品牌选择:进口品牌通常性能稳定,但价格较高;国产品牌(如杭州赛智科技)性价比高,且提供一站式服务。
售后服务:选择能够提供及时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的品牌,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。
6. 综合考虑预算与维护成本
预算:根据预算选择合适的仪器类型,基础型仪器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,而研究型仪器适合高预算的科研机构。
维护成本:考虑仪器的耗材成本(如色谱柱、滤芯)和售后服务费用。
推荐选型清单
仪器类型 适用场景 关键特点 来源
基础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常规分析、教学 操作简便,标准配置
研究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科研机构、高级实验室 高精度泵,多功能检测器
专用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生物制药、环境监测 定制化配置,高灵敏度
多功能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仪 复杂样品分析 集成多种检测器
总结推荐
常规分析用户:建议选择基础型高效液相色谱仪,性价比高且操作简便。
科研用户:推荐研究型高效液相色谱仪,性能稳定且功能强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