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液化气分析仪操作前准备
设备与环境检查
确认仪器电源、气路连接完好,载气钢瓶压力 ≥0.4MPa(常用氮气或氦气)。
环境温度控制在15~30℃,避免强电磁干扰,爆炸性环境需使用防爆认证机型。
检查传感器有效期(催化燃烧型≤2年,电化学型≤2年)及滤芯清洁度。
开机预热
开启载气钢瓶总阀→调节减压阀至输出压力0.4MPa→启动空气发生器(压力同步调至0.4MPa)。
打开仪器电源,设置色谱条件(如柱温80℃、检测器150℃),预热≥1小时至基线平稳。
二、液化气分析仪样品处理与进样
采样袋准备
用载气"洗袋"3-4次:气袋连接载气钢瓶→充气至膨胀→排气,重复清除残留气体。
采集液化气样品时避免过满(留1/5空间),密度>空气时需低位采样。
进样操作
气袋连接进样口→松开气袋夹→用力挤压≥5秒→迅速夹紧气袋。
点击"启动采集",进样后保持系统密闭,分析时间约15分钟。
三、液化气分析仪数据分析与校准
结果读取
色谱峰识别:C5以下组分(甲烷/丙烷/丁烯等)按保留时间定性,峰面积定量。
二甲醚检测:需专用色谱柱分离,浓度范围100ppm~50%。
校准规范
零点校准:通入高纯氮气,执行"零点校准"程序。
量程校准:使用有效期内的标准气(如NIST认证标气),每月至少1次。
异常处理:读数漂移时检查气密性;传感器失效需更换(响应时间>2分钟提示老化)。
四、安全与维护要点
✅ 液化气分析仪安全规范
操作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及防静电装备,远离火源。
有毒/可燃气体尾气需接入处理系统,禁止直接排放。
🛠️ 日常维护
每次使用后清洁进气滤膜,粉尘环境每月更换滤芯。
长期停用需每周开机2小时,保持传感器活性。
⚠️ 故障应对
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式
基线波动大 载气压力不稳/漏气 检查气路密封性
组分峰未分离 色谱柱污染 更换色谱柱或老化处理
仪器无响应 电路板故障 返厂维修
附操作流程示例:
开机预热→2. 标气校准→3. 洗袋采样→4. 挤压进样→5. 数据分析→6. 关闭载气
警示:液化气样品需恒温50℃稳定1小时再检测,避免组分挥发误差14。